昨日,武昌理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大一學生老樂華接到《吉林農業》省級期刊稿件錄用通知單,他的論文《生物能膠管活化水對蔬菜種子發芽率的影響》擬在2016年4月發表,學校將為他加創新素質學分表示鼓勵。
為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創新拔尖人才,該校設置了創新素質學分,除了發表學術論文外,學生獲得國家專利、在創新比賽中獲獎、科技發明制作、藝術設計作品、軟件設計作品等均可申報創新成果并獲得創新素質學分。不同創新成果的素質學分可以累積,學術所獲創新素質學分不設上限。
記者采訪到該校素質測評中心楊云老師,她介紹,發表論文加創新素質學分是學校為鼓勵學生寫論文、激發創新素質而出臺的規定,獲得的創新素質學分可當做萬能學分沖抵任何學分。該校每年都會進行創新學分測評,參與測評的論文無論是已發表還是未發表,都需要經過專業老師的評審、打分,才會有最終的結果。該校規定,學術發表在權威期刊的論文一篇最高可加12個學分,發表在核心期刊的論文最高可加6個學分,發表在一般期刊的論文最高可加2個學分。創新素質學分一按照創新程度、價值大小和寫作水平等來評比。楊云老師介紹,僅在2014-2015學年,該校學生就有139篇論文獲得創新素質學分。
“寫論文還有學分加,讓我寫作的積極性更高了!”老樂華的論文《生物能膠管活化水對蔬菜種子發芽率的影響》詳細研究了一種新興的環境材料,探究它對農業灌溉用水的凈化活化作用以及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利用價值。對于即將獲得的創新素質學分,他非常高興,他說:“嘗試過后感覺寫論文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難,希望能有更多同學去做研究,寫論文,讓理論與實踐同時進行,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創新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