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科目名稱:《環境微生物學》
二、考試方式:閉卷
三、考試時間:90分鐘
四、試卷結構:選擇題、判斷題、名詞解釋題、問答題、綜合題。
五、參考書目
環境微生物學,樂毅全、王士芬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
六、考試的基本要求
環境微生物學是環境工程專業專升本入學考試中的考試科目,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基礎課程。
本課程主要考察考生對微生物的類型、微生物的特點、微生物的營養、微生物的生理、微生物的生長、微生物的生態、微生物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等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應用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分析和解決環境污染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考試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 緒論
微生物的概念和分類;微生物的特點和命名。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的概念、細菌的形態與大小;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細胞結構;革蘭氏染色的方法、原理和結果。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的分類、真核細胞的概念與結構;原生動物的分類、特點和在水處理中的指示生物作用;酵母菌的特點。
第四章 病毒
病毒的概念、特點、形態與分類;病毒的結構,病毒結構的對稱方式。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理
微生物細胞組成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生物營養的五大類營養要素;微生物四種營養類型及其特點;培養基的分類和瓊脂的作用;微生物發酵、好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概念及特點。藻類和細菌的光合作用。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長
單細胞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四個生長時期的特點;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環境因素。
第七章 微生物生態學
微生物之間的互相關系的六種形式;衡量水體有機污染的指標。
第八章 微生物在環境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氮素循環中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的概念。
第九章 微生物與環境污染治理
廢水生物處理的概念;好氧活性污泥法凈化廢水的作用機理。